湖南城市学院首页

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湖南城市学院“党史之光照红诗”社会实践团“诗香氤氲,红墨交融:桃江四中党史宣传之旅”(一)

日期:2023-07-07 14:28

实践团与四中团委书书记付令老师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史学习,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2023年7月3日,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史之光照红诗:探索红色精神的诗意篇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往益阳市桃江县第四中学,开展了以“吟诵红色诗词”、“挥毫泼墨风采”、“深探历史沿革”为形式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通过红色诗词弘扬红色精神的实践之行。

活动现场,实践团队在桃江县第四中宣传栏前坪设立了 “吟诵红色诗词”主题活动台。台前,大批对红色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们,在团队成员的带动下,纷纷背诵所学习到红色诗词。空气中激情四溢、此起彼伏的诵读声音在校园中回荡,这是真正从思想上和情感上加强青少年的红色理论武装理论基础。

四中学子一起诵读红诗

小组成员与教师学生合影

参与“吟诵红诗”活动的每一位同学在朗诵完诗词之后,都兴奋地找到实践团队的成员,共同合影以作纪念。同学们表示:“在这场独特的活动中,他们的课余生活得到了丰富,而且更深地体验到了红色诗词的深沉魅力,以及党的革命历程中的艰难坎坷。”这是一次让红色文化与桃江四中的学生近距离接触、碰撞的独特体验。

学生找负责人背诵红诗

桃江四中的学生中卧虎藏龙。“挥毫泼墨风采”摆台涌现出许许多多书法小能手。他们或坐或立、或悬腕或枕腕、或狂放不羁或端正严整,一幅又一幅浓纤折衷、遒媚劲健的红诗作品源源不断地从桃江四中的同学手中写出,浓厚的书法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认真写红诗的同学

一位娇小的女生走到了“挥毫泼墨”的展台前。在人群中,她或许并未引人注目,但当她坐在摆台边拿起毛笔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她微小的身躯,却孕育着无尽的活力。丁语涵,这位女同学,手执毛笔,一挥一抖间,笔走如龙蛇。在场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寂静,仿佛他们都生怕打破这份专注的氛围。直到落下最后一笔,大家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中学子书写红诗

学生拿着作品与成员合影

活动期间如火如荼

现场,从人们脸上的笑容和期待、欢呼和掌声,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红色诗词的热情和活力。那些红色的书法作品,仿佛在讲述着他们自己的故事,展现出他们自己的魅力。整个活动的气氛如火如荼,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实践团进班宣讲

摆台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在桃江四中进班宣讲。小组成员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使上课的同学们都积极融入课堂,认真学习党史知识和红色诗词。课堂上,同学们与小组成员齐声诵读《沁园春·雪》,通过成员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与蕴意,体会诗词中的红色精神;通过PPT的图文,大家重温党的革命历史与峥嵘岁月,把握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

宣讲课合集

在宣讲课的最后,实践小组细致讲解了《七律·到韶山》中“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一句诗的真正含义。同学们纷纷表示:“看到过去的农奴,现在成了劳动英雄,他们的劳动果实丰收在望,在晚风中成为千重的波浪。”实践小组结合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期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重要论述,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坚持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等,让我们领悟党的精神,坚定筑梦中国梦的信念,迈出共建中国梦的步伐,永远跟随党的步伐前进!

实践团进班宣讲

实践团进班宣讲

实践团合影

7月3日下午,“党史之光照红诗:探索红色精神的诗意篇章”主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桃江县第四中的宣传活动圆满结束,小组成员在桃江四中校门口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