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首页

2023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党史之光照红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完美收官!

日期:2023-07-11 14:48

团队实践合照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史之光照红诗:探索红色精神的诗意篇章”的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第四中学及灰山港地区,开启围绕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党史、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之行。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七天,进行多种形式宣传党史,活动效果取得了桃江县第四中学与共青团灰山港委员会的一致好评。团队致力于以党史与红色诗词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农村乡镇,加强高校大学生与农村基层、当地政府以及乡镇学校之间交流合作,结合实践地区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宣传红色文化,让当地居民深入了解党史知识和红色诗词,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的红色精神,有效推进红色教育走深走实走到位。

——暑假“三下乡”回顾——

篇章一 党史照亮前路 开拓荣耀征程

实践团出征前合照

2023年7月2日上午,“党史之光照红诗:探索红色精神的诗意篇章”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杨阳老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在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本着“品学兼修,知行统一”的精神,以党史同红诗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党的发展历程,以及深入挖掘红色历史资源,讲好经典红色故事,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到位。

实践团上车前负责人清点物品

篇章二 列车满载党史 传递革命火炬

负责人在公交车上宣传党史

红色诗词,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党上下求索最好的见证者。本队负责人李洋在公交车上向乘客以诗词的方式宣传党的发展历史。他以诗词为切入点,从“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到“一唱雄鸡天下白”,通过将党史和诗词相结合,讲述中国革命的发展史,向公交车乘客发放党史宣传单,并且带领乘客朗诵《沁园春·长沙》。此时大家热情高涨,掌声不断。之后,负责人李洋又以“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为引,讲述湘江战役壮怀激烈的战争史诗。车上乘客产生强烈共鸣。

篇章三 书写红色诗卷 照亮党史光辉

实践团与罗爷爷合照

在2023年7月2日晚上,小组成员访谈罗家湾村老党员罗集虚爷爷。老人为党史实践团赠送了一副墨宝——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众人满怀敬意的目光下,罗爷爷笔走龙蛇、挥毫泼墨。尽管手指因岁月的蹉跎而有所颤抖,但是仍能一眼看出老者雄厚的书法功底。作品完成之后,在场所有人都为之赞不绝口。罗爷爷还和小组成员分享了对这首诗词的深刻感悟,告诫大家当代青年要扛起当代的时代大任,争做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优秀青年。

罗集虚爷爷书写过程

篇章四 宣传党史红诗 点亮历史灯塔

实践团与四中团委书书记付令老师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史学习,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2023年7月3日,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史之光照红诗:探索红色精神的诗意篇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往益阳市桃江县第四中学,开展了以“吟诵红诗”、“挥毫泼墨风采”、“主题宣讲”为形式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通过红色诗词弘扬红色精神的实践之行。

四中学子一起诵读红诗

参与“吟诵红诗”人员登记表

在“吟诵红诗”党史摆台中,有登记的同学有162名同学。大批对红色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们,在团队成员的带动下,纷纷背诵所学习到红色诗词。空气中激情四溢、此起彼伏的诵读声音在校园中回荡,这是真正从思想上和情感上加强青少年的红色理论武装理论基础。

四中学子书写红诗

参与“挥毫泼墨”作品存档

参与“挥毫泼墨”的同学们有81人。他们或坐或立、或悬腕或枕腕、或狂放不羁或端正严整,一幅又一幅浓纤折衷、遒媚劲健的红诗作品源源不断地从桃江四中的同学手中写出,浓厚的书法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党史宣传

汇聚青春力量,传递党的声音。实践团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使上课的同学们都积极融入课堂,认真学习党史知识和红色诗词。课堂上,同学们与小组成员齐声诵读《沁园春·雪》,通过成员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与蕴意,体会诗词中的红色精神;通过PPT的图文,大家重温党的革命历史与峥嵘岁月,把握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最后,通过《七律·到韶山》讲述劳动的重要性。

篇章五 深入党史问民 领悟革命信念

实践团采访罗奶奶

走近田野乡村,采访村民的切身感受。实践小组踏足于罗家湾村,访问当地的村民,我们有幸与罗奶奶展开深度对话,聆听她关于过去艰难生活的回忆,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如何逐渐走向繁荣的过程。罗奶奶反复强调一句话,那就是,“共产党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罗奶奶对中国共产党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令人动容。她的话语充满了敬仰与热忱,描绘出党的无私和付出。这背后,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实践。正因如此,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的新中国,一个富强昌盛、生机勃勃的国家。

篇章六 躬身品学兼修 深化学习成果

张子清故居管理员向实践团宣传张子清的故事

我们的实践团队拜访了张子清烈士纪念馆。在这里,管理员与我们分享了她在接触纪念馆之前和之后的心路历程。她深情地表示,被张子清烈士无私奉献、全心为民的红色精神深深影响,这种精神不仅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使其更为广阔充实,还极大提升了她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熏陶,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为全体人民带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力量。紧跟在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之后,我们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取红色精神的营养,逐步成长为心怀人民、怀抱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实践团与张子清故居管理员合照

团队合照

活动收获、感谢信

本次活动在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开展。灰山港镇人民政府与桃江县第四中学都十分重视对党史的宣传教育工作。他们对实践团队给予了许多帮助,并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正是有了学校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配合,党史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红色精神才能真正在人民群众中不断发扬、传承。

此次“党史之光照红诗:探索红色精神的诗意篇章”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实践团队在活动过程中向时间地区的群众宣传党史知识、传播红色诗词、弘扬红色精神,为当地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贡献了属于青年大学生的一份力量。在宣传中,实践团队也收获了许多。通过一次次的宣讲,党的精神与意志在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中愈发深刻而强烈,队员们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党的宣传工作当中。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人民也始终不忘中国共产党。

在未来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受时代脉搏,以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